职业规划从高中开始?这么早,是不是太超前了?的确,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的家长和孩子们心中还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忽略职业规划的专业选择,结果又将会如何呢?
很多高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仔细考虑以后的就业问题,盲目地挑学校、选专业,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面临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本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不喜欢将要从事的职业,于是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
据麦可思2017年最新调查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0%、62%。也就是说,分别有30%的本科生与38%的高职高专生毕业时被追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甚至,还有不少人因长期缺少对自身职业兴趣的了解,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盲目就业、盲目跳槽,走了很多弯路,也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
其实,高考生和家长并非拒绝职业规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进行职业规划,而这正是填报志愿时的一个致命误区:先挑大学,后选专业,再选职业,即学生先选定大学和专业,然后进入大学读书,直到毕业时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难道真的要等到毕业后就业难题摆在面前时才恍然大悟:找份好工作、谋求好发展,并不是大学毕业前才开始考虑就能顺利实现的事情。暂且不论那时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改变,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也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也许还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入校后转专业,或者通过专升本、考研来改变专业方向。
的确,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都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了选学第二专业或者转专业的途径。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考生进入大学后重新选择专业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考生在填报专业时,提前了解所报学校的情况还是会有助于自己选择专业的。
虽然高校出台的新政策可以起到为高考填报专业“纠错”的功能,但是还应该考虑到,转专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存在着种种限制。
首先是院系限制。转系要得到双方院系的许可,一般转入的院系还会组织测试,不是所有院系都接受转系申请。通常情况下在本系内转专业,或者转入冷门专业要相对容易一些。而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如经管、计算机等,对转入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名额也有限。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否则,想转到这些热门院系,几乎不可能。
其次是名额限制。各高校规定的转系名额,一般只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0%~20%,有的更低。与其入校后“曲线救业”去转专业,不如在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
最后是成绩限制。不同高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绩要求不一样。比如许多高校要求排名在前10%之内,且名额不得顺延。
那么,考研和专升本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麦可思2017年最新完成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了选择读研究生和专升本学生的最主要动机。超半数的人并不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长远动机而选择读研或者专升本的。当初选错大学和专业的学生,以专升本、考研来“曲线就业”的美梦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呢?
实际上,近年来研究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中国大学扩招是1999年开始的,四年后的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2006年硕士毕业生也开始面临就业困难,大学就业难的问题只是被读研推迟了三年而已。
上一篇: 不注意这几点 到手的offer也会飞!
下一篇: 人生规划:二十岁起也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