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然而真正在我们国内的发展,时间确实非常有限,因为1992年之前,国家对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统一实施的是包分配(就业)的政策,也就是说只要顺利毕业,工作的事情就不用担心了。那个时候的工人阶级地位还是很高的,很多企事业单位中,师带徒的方式依然比较普遍。92年之后,取缔了包分配政策,一直到1998年,大学毕业之后,及时就业还是可以做到的。92年南巡讲话后,沿海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外资企业进入,生产制造受出口的带动,急需大量的人力资源。
1999年国家正式施行了大学扩招政策,从2003年开始,国家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接近或达到了千万级别,他们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沿海开放城市。然而经济的层次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层次,低端的加工制造更加欢迎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人员。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的高校专业人才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有的只能放弃专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从这个时间开始,一直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不可避免的话题。就业指导逐渐风靡,随着后来的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的发展,人才结构也出现了失衡,有些领域人才匮乏,例如计算机领域,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曾经一段时间需求量井喷;还有些领域人才逐渐从饱和走向过剩,例如工商行政管理类,等等。失业就如同波浪一样,从一个领域到另外一个领域。受到波及的往届大学生们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新信息获取和结构的能力增强。尤其是政府推动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起彼伏的创业故事不绝于耳,一瞬间,似乎人生有了太多的可能。于是大家开始思考人生,规划人生,就这样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今天,主要想谈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职业规划,希望对准大学生和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朋友们有所帮助。
1)职业规划和就业的关系
首先职业规划和就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就业通俗来讲,就是是否进入有偿劳动的状态。主要评判标准就是劳动是否有报偿,报偿的高低则是另外的事情。所以按照这个标准,就业的门槛非常低,与你从事的具体工作没有太大关系,按照人们活动的空间和需求,求取一份有偿的劳动并非难事。
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624元,比2017届的4317元增长了307元,比2016届的3988元增长了636元。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5135元比2017届的4774元增长了361元,比2016届的4376元增长了759元;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4112元,比2017届的3860元增长了252元,比2016届的3599元增长了513元。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8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高于3271元的城镇居民2018年月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遗憾的是,自古以来我国就对职业进行了阶级划分,士农工商,不同的职业阶级,享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福利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这些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大家认为辛辛苦苦多了那么多数,就应该进阶到高层的职业阶层中去,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国考一直处于高热的状态。
职业规划,是职业价值观的体现。有人以成就目标来锚定自己的职业,例如做一名工程师;有的人以经济价值来锚定自己的职业,还有的人以兴趣来锚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任何职业规划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进行职业规划前,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职业规划,实际上就是一份“行军路线图”,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只是你的子弹,用来消除行军路线中的“障碍”。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与过去4届相比略有下降;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与过去4届相比稳中有升。根据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高职高专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7.5%,与2014届相比均有下降。“由于深造的分流,毕业生待就业压力没有明显增加。”从就业去向来看,民营企业、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主要就业去向,2014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2014至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从就业职业、行业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19.3%,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行业是“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为12.7%;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就业比例为8.9%,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行业是“学前、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为6.6%。(数据来源:《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关系
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指有生之年的规划,属于人生目标的范畴,包括的范围要比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广,例如退休计划。职业规划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就会从职业中退出来,随着职业生涯的结束而结束。
生涯规划包含了职业规划,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是职业,那么生涯规划,则规划的是职业与生活两个方面。职业生涯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生涯规划的基础。两则之间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说的职业与兴趣的问题。有些朋友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兴趣,上班跟坐牢一样,浑身上下不自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其中就有一个关于职业与兴趣的冲突。
如果职业和兴趣能够结合,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曾经问过很多的朋友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职业和兴趣可以结合吗?很多的人回答是可以,但是很难。为什么很难呢?因为我们的工作都是要按照公司既定的流程来开展的,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公司不允许,还是没法进行。
笔者曾经就有一个真实经历,2015年,笔者当时在一家在水资源管理的国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对社会公益和宣传也有兴趣,就结合水资源管理写了一篇文章,想通过媒体发表出去,结果,领导说,这些宣传是办公室的相关工作,我们尽量不要去干涉……所以兴趣的发展很多时候还是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制约。所以,没有足够的空间或平台,职业和兴趣其实是很难结合的。
但是,好消息来了。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广“互联网+”,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职业界限正在被穿透。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加之自媒体的发展,只要你有才能,就不怕没有施展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职业和兴趣结合度将会变得更加紧密,很可能职业和兴趣之间的壁垒会被打破,因为无论多么小的平台,都有一样的施展舞台,就怕你的能力不够出众。
所以,未来可期,一定善于发现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自己专业能力与社会上服务对象需求关系,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圈子,加紧努力,为自己的圈子提前布局!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行业是“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12.7[%]),较2014届(就业比例:8.6[%])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在“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公办中小学”就业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6.6[%]、6.1[%],较2014届分别增长了2.4个、1.7个百分点。就业比例增长较多的其他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2014届增长2个百分点)、“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较2014届增长1.4个百分点)。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最多是行业是“学前、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6.6[%]),较2014届(就业比例:3.5[%])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在“民办学前、小学及教辅机构”“公办学前、小学教育机构”就业的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分别为4.6[%]、2.0[%],较2014届分别增长了2.1个、1个百分点。就业比例增长较多的其他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如财税)”(较2014届均增长1.2个百分点)。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下降较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制造业”(本科就业比例:2.4[%],高职高专就业比例:2.9[%]),较2014届分别下降1.9个、1.6个百分点,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本科、高职高专较2014届分别下降1.5个、1.9个百分点)、“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本科、高职高专较2014届分别下降1.5个、1个百分点)。概括来说,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成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增长点,传统制造业招聘比例下降。教育、媒体、互联网相关职业社会需求明显较多,机械、销售相关职业社会需求明显减少。(数据来源:《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3)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经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发现,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就业。因为通过就业获取报酬,报酬作为我们经济生活的基础来源,是我们职业迈步的保障。即便是“拼爹”,我们依然属于就业,只是你的劳动被对方认可。如果一个“老板”不认可对方,是不会需要对方提供劳动的。
职业规划的目的就是拥有个人才能施展的平台。如果一次就业仅仅带给我们的是经济保障,例如流水线上的重复工作,那么个人才能施展的空间就非常有限,而且竞争力更大,但是,任何一次就业都具有施展个人才能的可能,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例如银行柜台的点钞员,有人凭借其点钞的速度和准确率从众多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关注的人才。
认识社会,是就业的重要副产品。“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生活中,缺乏对社会的理解,价值观方面也很多处于塑造期。所以,通过就业,我们可以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对我们的人生观塑造大有裨益;另,对书本知识进行实践,对组织的管理运营重新认识,还可以根据所学对工作本身进行改善,这些都是我们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所以,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有大有小,不要认为小就没有机会,其实在任何平台,只要你愿意寻找,机会都是有的。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京瓷公司的发展史。
就业平台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我们积累人脉资源。今天的社会开放程度已经很大,今天你认为不足一谈的人,明天或许就会成为社会的焦点人物。良好的人脉资源和个人的才能相结合,相信你也可以在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就业当做职业规划。实际上,就业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手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施展出个人的才能。我们之所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管理,就是我们在就业中不断形成个人能力增长与施展个人能力平台的平衡关系。就业促进了个人能力增长,好比我们把一只鲸鱼养在一个小池,但是当鲸鱼越长越打的时候,可能小池就无法容纳了。
所以就业中,如何促进个人的能力提升,并及时调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将让我们的能力增长更加具有指示性,这样,个人提升的动力才会不断加强,否则就会在就业岗位上迷失方向。
职业规划什么时候都不晚,就怕你一动不动!
上一篇: 不注意这几点 到手的offer也会飞!
下一篇: 面试官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背后究竟是想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