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成都运营中心官网!

求职小技巧:一些不常见的面试“小陷阱”,你一定要注意

作者: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 时间:2019-01-14 点击次数:2325


 

  导语:

  现在是应届生求职高峰期,我总结了几点一些不常见的面试小陷阱:

  1.考试陷阱

  最近,有少数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以入门考试为由,要求求职者购买一些所谓的公司资料,在较短期限内背熟,然后再进行考核,通过之后予以录用。但是,等到考试的时候,求职者却发现考试的内容并不是按照所给的资料来出的,结果致使求职者不能通过考核,最终不能被录用。

  实际上,如果是正规的公司,即使需要公司提供相应的资料、通过考试来决定是否录用求职者,也会免费向求职者提供公司的资料,根本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因此,在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向用人单位购买商品或者签订类似推销协议。

  2.培训陷阱

  一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在信息上注明“先培训后上岗”,但真正培训之后录用上岗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培训结束就没有了音信。

  3.招聘岗位陷阱

  一些公司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 销售总监”“市场部经理” 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销售代表等工作。还有的单位以“先到基层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使他们继续为公司卖命。招聘岗位陷阱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干这份工作,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认真询问工作细节。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提供的是虚而不实的职位,冠以好听的头衔,但却强调无须经验,这就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4.实战陷阱

  实战陷阱是招聘单位以某种名义让求职者无偿为招聘单位工作的陷阱。近两年来,用人单位面试中对应届毕业生采用“先用后聘”的“实战招聘”方式已屡见不鲜,由此也引发出诸多的纠纷和争议。可能其中有些单位“实战”的目的确实是考察求职者,但不可否认,有很多公司是为了获取免费的劳动力。因此,大学生在应聘的时候需提高辨别能力,既要抓住机会,又要避免进入对方的圈套。

  以“考察”为名、图自身之利的“实战招聘”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招数:

  第一种是打着“考察”、“锻炼” 等旗号,让求职者无偿推销商品。这些单位会解释说,营销本身就靠市场来检验,这种“实战招聘”是对营销人才选拔最为有效的方式。既然要招聘营销人才,那么采取这种招聘方法本无可厚非。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无非是“白用”求职者。

  第二种是借“写策划”、“作方案” 等名义,窃取求职者的创意。这也是在前面提到的“剽窃创意陷阱”

  第三种是用人单位全面“撒网捕鱼”。无论应聘者应聘的是市场营销还是创意设计,一概来者不拒,“欢迎实习”, 收进一大批“实习生”。等到快要到试用期的时候,便以某种借口将所有人辞退。有的企业就常年不断地招收实习生,以填补公司的人手空缺。

  毕业生“实战”问题,是一个法律真空地带,这使大多数求职者在求职时难有权益保障。面对规则的空白,学校、劳动部门和法律部门都有责任通过事后追诉等办法,共同保护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的权益。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规范招聘市场。

 

上一篇: 这几点你学到了,将助你成功

下一篇: 是不是校招没过,就找不到好公司了?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